刘拒,李承乾,胤礽,谁最倒霉?汉武帝,唐太宗,康熙,谁责任最大?

历史 08-22 阅读:123 评论:0

刘据最倒霉,李承乾胤礽都是自己不争气。特别是胤礽,李承乾你还能说是李世民有很大的责任,在李承乾残废之后没有考虑到他的心理变化,继续对他高压教育而且还对李泰过于溺爱,给了李泰不该有的待遇。胤礽纯属是自己做的,作为唯一一个康熙亲自抚养长大的儿子,康熙对他的感情是其他人远远比不了的,他争点气其他兄弟完全没机会

李承乾跟胤礽都属于自找麻烦,收拾他们不冤枉。

刘据这个就比较无辜,收拾公孙贺就是武帝对卫氏动手的信号,他怎么都躲不过去的。

这是变相给汉武帝洗白吗...... 李承乾这种又菜又作的,废掉利国利民,皇帝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,换太子而已,选个更好的继承人,还负什么责任?刘据就算是个普通臣子,那也是有名的冤案。

那肯定是刘据。
胤礽是纯纯纯自己作死。
李承乾是自己不太争气外加李二确实有点过分。
刘据是真的冤啊。

刘据不光最倒霉,也最有种,直接干了,主要还是太突然了,真要给他点准备空间说不定还真能成事。

刘据斗不过 李广利他们 怪武帝没用。

康熙御驾亲征的时候也是他来监国给康熙擦屁股,就是当了太久太子了,谁都撑不住啊

胤礽根本就没有所谓竞争对手,他的对手都是被他自己作出来的,他甚至都不用多出色,只要他能一心一意孝顺康熙爱康熙,满足康熙的情感需求,根本没人动的了他

当然咱也得说,这全是马后炮开上帝视角,四十年的太子确实不是好做的,即使胤礽一开始有雄心也有孝心,四十年也全部磨没了

汉武帝的责任最大吧。 当然我们主要看电视剧个很有限的史料。 胤礽不像电视里那么唯唯诺诺 他自己作死比较多 光打兄弟的事情就好几次。 刘据真可惜 武帝本来可能就想剪掉一些外戚什么的 结果年纪大了 被人耍了 玩脱了 把儿子坑死了

胤礽生错了年代,满清在他之前没太子这个说法,在他之后也没有名义上的太子

弘历地位稳不稳?弘时就是不服。鬼子六和咸丰也斗了十来年。道光上台之前大家都认可他,可他登基时也要看皇后是不是支持他。

所以,很遗憾,胤礽成了靶子,最后在高压之下,自我先崩溃了

公孙敬声贪污军费是事实,巫蛊还和匈奴人有关。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刘据造反北军不帮他?甚至老百姓都不愿意。

冷知识:刘据仁德之类的是司马光加戏编的,司马迁和班固从来没夸他品行,反而
【敬声以皇后姊子,骄奢不奉法,征和中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,发觉,下狱。】
【太子既诛充发兵,宣言帝在甘泉病困,疑有变,奸臣欲作乱。】
【(刘彻)“捕斩反者,自有赏罚。以牛车为橹,毋接短兵、多杀伤士众。坚闭城门,毋令反者得出。”】
【太子召监北军使者任安发北军兵,安受节已,闭军门,不肯应太子。太子引兵去,驱四市人凡数万众,至长乐西阙下,逢丞相军,合战五日,死者数万人,血流入沟中。】
【长安中扰乱,言太子反,以故众不附。太子兵败,亡,不得。】
还是交给昭帝霍光组合吧

巫蛊之乱本质是父子不相知,不是什么武帝想换太子

名义上的太子还是有的,端慧皇太子永琏

卫家两个主心骨没了,卫子夫也年老色衰了,怎么都得过上升期李家

这位也是密定的,没有像胤礽一样公布。死了乾隆才公布。

“不相知”换个说法不就是“猜疑”吗?
被武帝这种人猜疑,除了死,还有第二条路吗?当然也有,就是断然反叛、死中求活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网友评论